金融百科首页 > 外汇知识 > 金融术语 > 货币缺口

货币缺口

货币缺口是指名义经济增速与M2增速的差额。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货币供应快速增长并高于名义经济增长水平,经济体系中出现超额货币,资本市场形成牛市;在经济衰退阶段,货币当局开始紧缩货币供应,但通胀快速攀升导致名义经济增长加速并高于货币供应增速,货币缺口出现,资本市场价格下跌;在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后,通胀缓和将降低名义经济增速,也为货币供应放松提供了前提条件,货币缺口趋于收窄,熊市力量开始减弱。

货币缺口与股市波动  

货币缺口(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差)变化是观察股市波动的重要参考。在经济繁荣阶段,货币供应快速增长并高于名义经济增长水平,经济体系中出现超额货币,股市处于牛市中后期;在衰退阶段,经济出现滞胀特征,即实际增长放缓而通胀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使M2增速下降,而名义增长由于通胀的加剧而继续快速攀升,一旦名义GDP增速高于M2增速,货币缺口出现,资本市场进入熊市前半程;当通胀见顶并开始缓和后,名义GDP增速随之下降,货币供应逐步放松,货币缺口趋于收窄,熊市力量开始减弱进入后半程;随着货币缺口的消失,股市完成筑底,牛市开始,预示着实际经济将开始复苏。


货币缺口决定了股市的转折。在经济周期繁荣的后期,通胀导致名义经济加速和货币政策紧缩,货币剩余开始收缩,这实际是牛市的顶部区域;经济周期的第三阶段是货币紧缩和名义经济增长加速从而出现货币缺口的阶段,从而资本市场正式转入熊市;在经济周期的第四阶段,由于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速共同回落,资本缺口开始收窄,货币供给也有触底回升的可能,熊市力量不断弱化,往往是熊市的后半程或者熊市底部区域。一旦货币缺口转化为货币剩余,那么资本市场就将进入新一轮牛市。  

货币缺口理论很好解释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波动和股市之间的关系。1971-1972年,美国货币政策宽松,经济高增长低通胀,货币供应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资本市场价格快速上涨。1973年,在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通胀水平大幅升高,美国开始收缩货币供应量,在1973-1974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从12%以上快速回落至6%以下,实际经济增长在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作用下快速回落,但通胀快速上升导致名义GDP增速回落较慢并高于货币供应增速,资本市场出现货币缺口而快速下跌。


词条参考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2275801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2019/10/23 9:00:08

词条创建者:吴邪

Copyright © 2024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