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支出(PCE)包括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专利保护是指在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对发明进行商业性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者进口行为。
最终反倾销措施,是指进口方主管机构在全部调查结束后,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调查的产品存在倾销,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损害,且倾销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裁定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
原始取得也称最初取得,依这种方式取得的所有权是独立的,或者是原来无所有权,或者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无关。
零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海关不向进出口国征收关税的政策。随着零关税的逐步实施,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整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伴随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增加,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摩擦也不断增加,这也给经济贸易的宏观调控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教育储备金是指为了指导个体家庭以储蓄 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来存储将来子女读书的理财方式,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指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蓄资金,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开办的投资理财模式。
自由贸易主义是经济自由主义的产物。“经济自由主义在1820年到大约1870年是上升阶段,在1870年到1913年是衰落阶段,从1913年到大约1950年几乎处于垂死阶段”(世界银行,第42页)。之后,又开始向自由化方向回升。70年代初到目前,是与保护主义并存发展时期,国际贸易政策正是这一经济思潮的具体反映。自由贸易主义者认为,国际分工的利益,与国内个人分工的利益相同,一国要得到国际分工的利益,必须实行自由贸易。在重商主义时代,各国禁止金银输出,当时,所谓的自由贸易,是指金银输出的自由(Freedomofexportofbullion)。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鉴于对外贸易往往为若干公司所独占,此时,自由贸易的涵义是指反对国家给与某一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到18世纪中叶,法国重农学派创立自由放任主义学说(Laissezfaire)之后,自由贸易的现代意义才得以确立(Palgrave,P143),即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达到全球的帕累托最优。 自由贸易主义是指建立在地域分工、比较利益的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遵循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教训,主张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反对干涉贸易自由的政府措施。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从事的商务活动。
独家许可合同,又称“排他许可合同”。按照这一合同,专利权人允许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期间和地域范围内独家享有使用该专利发明创造的权利,被许可人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给专利权人使用费。 这一合同的特点是,专利权人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范围内,只能许可被许可人一家独自使用其专利发明创造,不得再许可其他任何人使用该专利发明创造,但专利权人自己仍然保留在这一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使用其专利发明创造的权利。如果专利权人在规定的地域范围以外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发明创造,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届满以后,在同一地域又许可第三人使用其专利发明创造,则是可以的。
出口管制是指国家通过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所实行的管理与控制。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目的,往往对某些商品、尤其是战略物资与技术产品实行管制、限制或禁止出口。
财政文化建设是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要理解财政文化的内涵,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财政,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的经济活动。综合财政与文化的概念含义,财政文化就是指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独具财政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